根据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和郑市长对我局提出的工作要求,在2015年我局将围绕“机制创新、转变作风,服务产业、惠及民生”,坚持依法行政,致力创新理念,强化规划引领,增强城市功能,振兴古城古港,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着重开展六方面工作: 一、增强环湾大城市理念,强化发展驱动力。坚持大格局、大统筹、大发展理念,坚持从有利于环湾区域的对接、有利于促进连片发展的要求来安排项目,通过在区域连接点、片区交界处安排重大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商贸服务项目,使各大片区形成有机的整体,促进城市在互相关联、互通有无中实现规模的有序拓展和均衡发展。重点抓好34个新编规划项目、11个续编规划项目,推动环湾大城市战略构想实施,实现宏观战略与具体规划建设的双轮驱动。 二、突出项目带动,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抓紧洛阳江两岸、北峰滞洪区、百崎湖等生态景观工程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北峰至城东通道、东海大桥、百崎大桥、金屿大桥等重要跨组团通道规划建设,构建组团间快速通道,带动通道沿线土地开发,增强城市建设发展动力;继续推进“三旧”改造,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抓好片区改造和重大项目的修规设计及策划招商,深挖开发潜力,着力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及公建项目的规划建设,带动周边土地升值和片区繁荣,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 三、完善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要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出发,积极策划生成一批道路交通、地下空间开发、停车、排水防涝等基础设施项目,争取纳入“十三五”计划盘子。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加快环泉州湾区域内两重环湾、两重环城及环湾各地向湾同城道路的建设提升,促进环湾城市快速路系统的网络化;加快湾区重要交通节点工程建设,提升湾区交通能力;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公交功能,加快轨道交通1号线、福厦高速铁路及泉州现代有轨电车示范段等重大公共交通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重点推进泉州高铁客运枢纽站、江南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方面,重点确保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跟上新型城镇化步伐,做好东海“四个花瓣”、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建的规划服务工作。市政配套设施方面,抓好社会公共停车场、自行车租赁系统、地下空间开发、综合管廊等市政配套设施规划建设。 四、建设宜居环境,提升城市亲和力。要落实郑市长的工作要求,多做些田园风光、多做些显山露水的事情,增强山、水、城、人之间的融合度,提升人居品质和生活质量。继续推进晋江、洛阳江两岸景观整治提升建设,持续抓好“三边三节点”整治提升和绿道规划建设,加快西街当代艺术馆、丰泽广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等节点项目的前期工作,以景观风貌规划、绿道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为指导,推进绿道网主体框架形成,努力打造宜居幸福滨海之都。 五、坚持以文兴城,彰显文化软实力。积极推进“古城文化复兴计划”、“古港转型升级行动”系列项目规划建设。树立大古城理念,以泉州古城区、丰州、崇武、安海、永宁、湖头为核心,完善名城保护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古城保护和开发利用,抓紧启动西街东段保护整治和泉州当代艺术馆规划建设工作,适时开展市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和利用研究;充分发挥我市港口资源丰富和“海丝”起点优势,实施港城联动战略,加快推动“海丝”重要标志的后渚码头及其周边区域概念性城市设计工作,推动后渚立交桥周边区域的旧村改造更新工作。 六、深化作风建设,服务保障发展。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踏石留印抓整改,切实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转化为落实工作的执行力。要坚持依法行政,继续深化规划管理审批制度改革,使技术审查进一步“去行政化”,切实提高规划审批时效与服务水平。要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做到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主动做好省、市重点项目的衔接和服务工作,确保“绿色通道”畅通,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汇聚正能量。
|